秋以柯

受够内网了,溜之
推文随意,搬运管不到

长洱《犯罪心理》个人解读(三)

【一沙】

【第十一章】
刑队长被抽得发懵,付教授打完人,就不管他了,反而拉着林辰的手,上上下下仔细查看,言语和动作一样婆婆妈妈:“师兄你以后离这种人远点……”

“他不要命,你可再不能不要命了啊……”

  【这个时候所有疑点都围绕着于燕青为什么要自杀,并且给出了死亡给人带来的恐怖与诱惑双重感受,刑从连带林辰穿过车流,感受死亡的威胁,之后付郝说了这样一句话。对,就是在暗示当年的案子。然后根据这部分结尾,林辰确实又再次地不要命了(付郝你简直一语成谶)】

  “师兄,我一直很不明白,于燕青既然暗恋你,给你写那么多信,但突然自杀是怎么回事?”他吸了吸鼻子,“她为什么不杀了你,然后再自杀啊。”

  【付郝发现了盲点,这随即点醒林辰。于燕青犯案缺少内在秩序。然后林辰便总结出来作案顺序:尸体→呈现尸体→谋杀→自杀。但这很明显,跟我前面列出来的是不一样的。它这里是具体的,我写得更内在概括一些。问题出在哪里呢?少了一环。

  再看一遍:

  林辰列出来的作案顺序:尸体→呈现尸体→谋杀→自杀

  我列出来的作案人思路:因某些特定原因(如亲人离世)而极度畏惧死亡→(没有写出来的断层,即目的/心理动机)→营造死亡氛围,制造命案→完成脱敏训练,赴死

  林辰列出来的作案顺序其实是系统脱敏的过程,但因为我看的毕竟是上帝视角,看到这里我是水落石出了。但估计小伙伴们还很难理解。

  这个过程里,首先是尸体,这个我个人认为是首先能看到尸体,尸体死的样子各种各样,要先适应人死亡后的模样。这就是出现的“穿戴整齐的男尸”。

  然后呈现尸体字面意思是让尸体呈现在众人面前,营造所谓死亡的氛围。即春水街一开始春花大妈碰到的那个早就死了但穿戴整齐,面容安稳的老人。

  再然后是谋杀,公园断吊环的案子,那是人为破坏,而且,人没有当场死去,那个时候其实于燕青还是在营造死亡氛围,但一步步地,让自己距离死亡更近。

  最后就是自杀。先从不致命的地方用刀划,一步一步到脖颈,割开之后再刺入心脏。

  所以,林辰这个时候列出来的就是于燕青系统脱敏的过程,也是她作案的过程。这样说应该能明白吧(枯萎/)】


  【第十二章】


再平静的人,两天内经历如此多不平静的事,也会失眠,尤其是经历了死亡,尤其在很深的雨夜。【林辰并不是神仙,也不是什么料事如神的神人,这其实可以稍稍看到一点林辰的内心。】

林辰睁着眼,望着天花板,没有入睡。

他想起了于燕青,这世界上有太多痛苦的事,可以让一个人想死,但真正能令人不顾一切去死的事情,却又并不多。【至理名言】

他想起了刑从连,这世界上有太多人容易轻信他人,但把刚认识两天的陌生人直接带回家的人,一定少之又少。【至理名言】

这或许是信任,但比信任更深的,大概是绝对的、超然的自信。【这就是刑从连。准确地说,是刑从连的自信+刑从连对林辰的信任(因为林辰在他眼里表现得足够真诚,足够特别)共同导致的结果。不过我很遗憾没有看到他想他自己,或许是作者觉得没到写他自己心理的时候orz】


刑从连拖着一条腿从屋外进来,腿上还绑了只巨型沙袋。

林辰从床上坐起,小胖子抱着刑从连,眼巴巴地看着他。

想起先前自己对小胖子的教诲,饶是林辰,也一阵无语。

“很管用的方法,很正确的对象,但有些过激。”【这里我比较在意的是林辰的说法。方法,对象。什么样的对象,用什么样的方法,作案也同样如此。不同的犯罪分子作案的手段是不一样的,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对象,即犯罪分子本身。犯罪,心理,由心理到对象,再由对象到作案,环环相扣,在不同的情况里不断循环,这就是《犯罪心理》】


如果你太在意自己的心理障碍,那就是最大的障碍。”【这句话依旧是至理名言。小胖子的到来总是能给调查组提供别样的线索和思路。】


刑从连从未见林辰如此生气。

听着一个又一个字从林辰嘴里吐出,他简直想替面前两位父母点根蜡烛。
【把天才当智障养,我不太清楚一般人是怎么看待的。但是我是没有生气,所以这里林辰这么生气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。因为那是林辰,我的感觉是谁都可能生气但林辰不应该生气。所以,我猜测一小部分生气是因为小胖子的父母,更大部分的原因是,林辰曾经的那个案子,死的都是各家精英。】

  
【第十三章】
【虽然系统脱敏已经成立,让于燕青放弃生命的原因仍是疑点,林辰和刑从连顺着于燕青的线索到医院,查到她曾经照顾过一个得胃癌自杀的病人】


【第十四章】
【众人沿着思路走下去,发现那个病人跳楼时现场出现的人全部死亡。这个时候刑从连被局长一通电话叫了回去,原因是黄泽来了。黄泽和林辰看起来关系特殊。】


“我们需要专家。”政委用手敲了敲桌,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作专家。”

这话说得委实重了,刑从连刚想反驳,林辰却抢先开口:“你需要什么?”
【唉。《专家》】
【然后他们继续查了下去。冯沛林是于燕青的语文老师,然后冯沛林来到了林辰打工的学校。】


【第十五章】
“南北世家,周吴陈黄。”
“老刑,你觉得人生而平等吗,每个人的性命,都是一样的吗?”
【伏笔】


知道是黄泽,林辰收回了搭在纸杯上的手指,于是那杯恰到好处的温水,便掉落在地,水渐得到处都是,甚至有一些,直接溅到了黄督察笔挺的裤管上。

随着漫淌的水流,黄泽也笑了起来:“你病了。”他说着,将手轻轻搭在林辰额头,“高烧,39.5度。”

他笑得很暧昧,动作也很亲昵,与方才冷面督察判若两人,他整张脸上表情柔和,唯独那双修长的凤眼很冷,冷得能滴下水,结成冰。

“黄泽,你这样,很没意思。”林辰没有打开黄泽的手,因为那样会显得太矫情太做作。

黄泽在林辰面前蹲下,双手扶在把手上,几乎要把林辰整个圈起来,他问:“这三年来,你过的好吗?”
【我看到这的时候着实有仔细地思考这两个是怎么个关系。如果不是林辰无动于衷,如果不是黄泽即使动作再亲昵,眼神也是冷的,我大概真会考虑这两cp】
“我很心疼你。”黄泽说着,又向前凑了凑,因为距离太近,他几乎可以感受到林辰灼热而痛苦的气息,他忽然有一些心软,于是,他问了一个问题:“那么,这三年来,你曾经有那么一秒钟后悔过,没有救她吗?”

在等待回答的过程中,黄泽想望着林辰因为高烧而干裂起皮的嘴唇,他想,如果林辰回答是的,那么他一定会再为他倒杯水,然后逼他喝下去。
【黄泽,你太没品了。】


“这个世界上,并不是所有问题,都会有答案。”
“也并不是所有答案,都会区分对错。”

【两句至理名言,贯彻了我初中到高中结束的作文。惭愧,我才发现是林辰说的。哲学问题后面再谈。】


没经过激情炼狱的人,从来就没克服过激情--荣格。
【刚看过荣格理论的我细思极恐。然后我一看这是冯沛林的笔记本,冯沛林写的字,我更恐了。】

如果说,扉页的话代表着嘲讽。

那么装满白沙的信封,却是赤丨裸裸的挑衅。
【啊,这里解释一下吧。引用荣格的那句话怎么就“嘲讽”了?“克服激情”,然后你把“激情”换成“死亡”。至于装满白沙的信封,相当于就是告诉所有人:对,没错,就是我干的,有本事来找到我啊,来把我绳之以法啊。】
【第十六章】
【刑从连发现三年前林辰来了,冯沛林也来了,然后冯沛林可以无时无刻透过他办公室的窗户直接看到林辰的窗户,看着林辰在做什么。可以断定,冯沛林就是为林辰来的。】
刑从连愣在门口,屋子里有那么多椅子,黄泽偏偏就坐在林辰身边。

黄督查偏偏又坐得如此自然,仿佛他理应就坐在那里。

刑队长,有些不开心。

【咳,刑从连你知道你暴露了什么吗?】

“我发烧了,请带我去药房。”

他语气虚弱,请求也很生硬,想要离开警局的目的太过明显且毫不遮掩。

黄泽在座位上笑了起来,放下手边的笔记本。

就在刑从连以为黄泽会说“公务时间禁止处理私人事宜”一类的话的时候,他却听见黄泽说:“记得买阿司匹林,他对大部分抗生素过敏。”

刑队长于是更生气了。
【这是三个人的感情线,请自行体会。】
这个世界上,有太多热爱探寻他人秘密的人,也有人天生带着很多不可言说的秘密。

那么恰到好处的停止,与信任一样,都非常难能可贵。

林辰看着刑从连认真闻讯的双眼,非常真诚地说:“谢谢。”【依旧是自行体会】

“很简单,因为我房间里有沙盘,他想让我知道,我所作的一切分析,只不过是他想让我看到的东西而已,他在向我挑衅。”【还记得林辰在这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那个问题下面我写的回答吗?——被考验、被坑、被拖进局的角色说白了,他们做着挑衅的事情,把林辰拉下水,又或者说,林辰没有想那么多,他们却无时无刻不在看着他。林辰是天才,也是他们多年的老对头,他们对林辰的态度是很复杂的】
“刑队长,您可能不知道,在这个世界上,想挑衅我的人,无论是心理变态者也好高智商罪犯也罢,真的非常非常多,如果我需要在乎他们每次向我挑衅背后的动机,那我可以不用活了。”

“人可以通过关于死亡的训练,来克服死亡的恐惧,这是我们先前得出的推论。”林辰顿了顿,接着说:“而我之所以认为于燕青不是幕后凶手,是因为她并没有充足的作案动机。”
【(恍然大悟)正确的说法是“没有充足的作案动机”(卑微)】
“但是冯沛林有?”

“对,男孩都有恋母情结。
“这样的控制会导致两种结果。”
“什么结果?”
“第一种是极度叛逆,第二种,是极度顺从,将母亲当做神,尊崇她的话如同尊崇神的旨意。”
【简而言之,冯沛林把母亲当成神,结果她惨死的场面被人看到,所以冯沛林引导了于燕青去死,顺便把其他几个人也都杀掉了。然后林辰说出了冯沛林的作案顺序:靠近尸体、观察凶案、亲手杀人、帮助并观看于燕青自杀、然后自杀。然后刑从连问他杀了谁,林辰成功带偏思路。——是的,冯沛林要杀的人,是林辰。】

【第十七章】
能阻止陈董出手,又黄少屈尊前来的老人,当然还是有些身份的,老人姓吴,周吴陈黄的吴。
“你之前和小林,不是还挺好的吗?”
“世叔,这并不好笑,那一夜死的人里,有我的亲妹妹,无论怎样,我和林辰都不可能再回到从前。”
这世界上最可怕的,除了变态杀手,就是中二青年了,吴老局长都失去了与之战斗的能力,只得很无奈地叹了口气。【嗯……中二青年定义黄泽,还挺到位的。】

“小林跟我说,这是一起非常危险的案件。”
“所以您同意了,您就不怕他害死更多人?”【黄泽你够损的哎】
“他说,这个案子结束,他一定会离开。”
【林辰确实离开了,诈死离开的。(滑稽)】
你觉得对一个活着就是找死的人来说,陷阱有任何意义吗?
【林辰这句话很有意思。警察对冯的陷阱没有意义,犯罪分子的陷阱同样对林辰没有意义,但是林辰可以借他们的手来避开一些麻烦。】


林辰是那样缜密的人,冯沛林又是那样有强迫症的人。
林辰对死亡训练的步骤推理只有四步,于燕青也是严格践行这个步骤,那么既然冯沛林想自杀,也该执行这四个步骤。
那么如果,如果“观察并帮助于燕青自杀”这个步骤,本身就是林辰杜撰出来的呢?【这个步骤是林辰用来哄骗刑从连的。冯还没有杀人,冯要杀的人是林辰。】
“他说你会陪我死,你真的会陪我吗?”
“废话。”【这里林辰的回答很有意思。大家也都知道林辰没死。所以这个时候有两个可能,一,林辰累了,不想活了,但很神奇的是没有死成,于是顺着就跑路了。二,林辰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死,一落水就趁人不注意跑路了,虽然冯沛林把他摁在了栏杆上,但一个年轻人在水里挣脱一个老年人的束缚还是可以的】

就是想问问在这一粒沙的世界中,在这极微小与极宏大的对抗中,您会站哪一边?
【最后这个哲学命题我们之后再谈。】
【一沙,完】

评论(2)

热度(31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